二00九年七月份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009年08月14日 被浏览 1991 次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一、7月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
(一)土地市场活跃。1-7月份全市经营性用地共成交48宗,成交总面积3375.72亩,同比增长93.89%;成交金额81.13亿元,同比增长84.82%。其中7月份成交4宗,成交面积124.36亩,成交金额4.08亿元。1-7月份经营性用地成交量同比增幅较大,市场活跃。
7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购置土地总面积18.25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085.06%,环比下降66.29%;完成开发土地43.09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94.93%,环比增长41.56%。
(二)房地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。7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4.21亿元,其中住宅38.2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4.96%和2.19%,环比分别增长1.08%和2.19%,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。
(三)新开工面积快速增长。7月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56.87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3.31%,环比增长19.56%;其中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218.76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2.13%,环比增长20.39%。随着商品房销售市场的持续走高,自今年6月份开始,开发企业加快了投资步伐,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快速攀升。
(四)市场供应充足。全市商品房累计结转可售面积为795.44万平方米,其中商品住宅面积444.76万平方米,市场供应量充足。7月份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104.05万平方米,其中商品住宅89.23万平方米,同比分别增长7.67%和13.8%,环比分别下降20.74%和10.85%。随着销售市场成交量的放大,二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推盘速度加快,本月有所回落。
(五)房屋空置面积保持较低水平。截止到09年7月底,合肥商品房空置总量为157.37万平方米(含住宅78.42万平方米),商品房空置率6.14%,商品住房空置率为3.75%,仍处合理区间内。
(六)房地产销售市场活跃:
商品房市场:7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备案面积为141.23万平方米,其中商品住宅124.87万平方米(12607套),同比分别增长77.94%和74.88%,环比分别增长20.74%和24.77%,销售市场活跃,销售量继续走高。剔除非正常交易的影响后,市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4407.33元/平方米,其中商品住宅为4348.13元/平方米,同比分别增长7.97%和5.82%,环比分别增长0.12%和1.56%。
二手房市场:7月份二手房成交总面积为28.72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面积为24.49万平方米,同比分别增长90.44%和83.93%,环比分别增长69.54%和64.25%;市区二手房平均成交价格为3020.86元/平方米,其中住宅为2957.1元/平方米,同比分别下降14.32%和4.83%,环比分别下降20.59%和19.47%。 本月有7万平方米的企业改制房屋转让,其成交价格较低,在拉高交易量的同时,也降低了市区的二手房成交均价,导致价格同比和环比指标大幅下降。
二、商品房市场结构情况
(一)商品房市场库存得到有效消化。7月份批准预售商品房面积104.05万平方米,其中商品住宅89.23万平方米;商品房销售备案面积为141.23万平方米,其中商品住宅124.87万平方米。商品房当期预售率(预售登记备案面积÷当期批准预售面积)为135.73%,商品住宅当期预售率(预售登记备案面积÷当期批准预售面积)为139.94%;1-7月份各月的市场销售量都远大于供应量,待销售面积下降明显。
(二)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持续上涨。合肥市市区商品住房销售备案价格在08年四季度出现了环比下降,自09年元月开始,连续7个月小幅增长,本月剔除非正常交易的影响后,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4348.13元/平方米,环比增长为1.56%。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增长偏快,值得关注。
(三)南部和西部地区发展较快。7月份,市区九区的商品住房销售备案数据见下表,除滨湖区外,其他各区销售均价均超过4000元/平方米,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持续增长。在住房品质和价格普遍提升的同时,各区域的销售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,蜀山区和滨湖区本月销售量更是超过20万平方米,只有高新区受区域定位和供应量限制,销售量与其他区域的差距较为明显。
(四)刚性需求旺盛。7月份,市区销售备案的商品住房中,按照购房人身份证号码划分,合肥市居民(含三县)购买的商品住房套数占总比为48.04%,安徽省其他城市居民购买的占总比为45.15%,外省居民购买的占总比为6.81%;本地居民购买需求较为稳定,外地居民对合肥市商品住房的认可程度较高。根据购房人的出生年代分析,60年代及以前的占总比为27.67%,70年代的占总比为33.55%,80年代及以后的占总比为38.78%;由此可见,80年代及以后的刚性自主购买需求十分旺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