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元化融资可助房企走出资金失血
2008年10月07日 被浏览 1465 次

 

 此刻,全球房地产行业都在遭受金融风险的煎熬:世界老牌投行破产,美国政府频频出手救市,欧盟一些国家的地产业同样陷入萧条,而经受强烈冲击持续至少半年的中国房地产业更是难以独善其身。可以说,资金失血已让大部分地产商的咽喉套上了银行逼债的绳索。

    金融外部环境的变化,是地产商始料未及的。因为于内,中国房企曾与银行关系密切,被称为二者是一条绳上的蚂蚱;于外,又曾一度与国际“金融大鳄”交好,享受着媒体们膜拜的待遇。然而,这种吹捧并没为房企带来利好,反而在一派幻觉中忽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险,甚至一度造就了一些房企从各地、各分公司调集现金流疯狂拿地的局面。

    因此,当地产商与银行方面的蜜月结束后,任何幻想都已破灭。面对今后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,经营尚属稳健的房企必须以一颗平常心看到,形势还没危急到无药可施。尽管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轻易改变,但国家宏观调控“有保有控”的目标已有所实现,今后“适度”二字将更加明显。尤其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、灵活的金融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的“交替出现”,仍可为资信较好的地产商寻找出一条出路。如8月末央行金融运行报告显示,在调控成果明显的情况下,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适度增长,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,市场利率平稳。这对想取得贷款的企业而言,毋庸置疑是条好消息。可见,银行仍是房企获得资金的重要来源。

    当然,为了避免在银行一棵树上吊得太久,还应另辟蹊径。尽管赴境外上市融资的概率几近为零,但稳健房企仍应对赴港上市心存希望。因为香港方面已经一改过去一味以土地储备为衡量的标准,开始出现了重视销售量和业绩的迹象。这就为经营视野开阔、专业度高的房企业增加了获准IPO的机会。

    还有,适当增加债券的比例,也有助于房地产企业负债结构的改善,包括可转债、公司债等这种不会增加国家金融风险的融资方式,或将应成为房企的另一明智选择。而REITs年内有望开闸的消息则是另一利好。

    其实,一切均表明,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此刻的一丁点机会都应更加珍惜。(摘自中国房地产报)

  • COPYRIGHT © 2008 Anhui KangLi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.,Ltd.        皖ICP备09003303号-1  版权所有 安徽省康利置业有限公司
   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江西路719号徽商优山美地广场 邮编:230088    
    E-mail:hs2861278@126.com  电话:0551-62885203   技术支持:美讯科技